學習設計平台™ 是一個以教學為基礎的生產力和協作平台,面向學習設計(LD)、學習分析(LA) 和教育社區的專業人士(特別是那些有興趣使用LD 來支持教師探究學生學習(TISL ) 的人士)。
The platform provides users with easy-to-use learning design patterns for various subjects, supplemented by guidance on setting learning outcomes, curriculum components and visual analysis on learning design.
請點擊封面/標題以查看 YouTube 上的每個影片。
(5m 33s)
(2m 51s)
(5m 27s)
(4m 36s)
(3m 53s)
高等教育學習設計工作室 (LDSHE) 是在香港政府資助的計畫 (ITF/306/15FP) 下開發的,名為「電子學習的開放式學習設計、數據分析和視覺化框架」。這是一個聯合機構項目,由香港科技大學(HKUST,領導機構)、香港大學(HKU)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領導。
這個聯合計畫的目標是透過開發一個整合三個主要電子學習技術組件的開放框架來為 MOOC 使用者(教師、教學設計者、機構課程領導者和學習科學家)提供服務。
我們是一個由教育研究人員、K-12教師、學習設計師、程式設計師、多媒體設計師等組成的團隊。我們在香港大學教育資訊科技中心(CITE)下工作,致力於開發一個學習設計平台,讓K-12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師能夠互相啟發,加深對自我的理解。
協作平台需要通用的設計語言。 LDS 模式語言受現有模式語言的啟發,其創新之處在於它提供了一種形式主義(或語言),可用於在學習設計中構建不同粒度級別的設計模式(Law et al., 2017),例如且可以建構的模式的特徵並不像現有的模式語言那樣限於固定數量。這種模式語言正在擴展,以便它可以用於指定 LA 工具和以模式語言表示的 LD 模式的可視化。
LDS 模式語言促進了設計思維,並提供了促進和支持符合設計原則(例如 LO、自主學習、及時回饋等)的設計的策略和工具。
學習設計工作室提供了一個結構良好的本體,包含 12 種任務類型,分為四個類別,如下表所列。這些任務類型有助於明確為學習者設計的學習經驗的本質。
| 指導式學習 | |
| 接受 & 解讀信息 | |
| 練習 | |
| 測試/評估 | |
| 探索式學習 | |
| 信息探索 | |
| 通過對話進行探索 | |
| 有形的/沉浸式的探究 | |
| 產出式學習 | |
| 建構:概念性/視覺化的製品 | |
| 建構:實體的/可操作的製品 | |
| 展示,演示及說明 | |
| 反思式學習 | |
| 反思 | |
| 修改 | |
| 自我/同儕評估 | |